校園藝術大使

24-25 第十屆校園藝術大使

5B班勞琬程同學
 

我很榮幸能擔任第十七屆校園藝術大使,深刻體會藝術如何將記憶與創新交織。還記得第一次活動,與小組成員圍著老式電視機,深水埗建築的照片在螢光幕上逐格閃現。影像在懷舊媒介中重新被賦予溫度,讓我頓悟承載故事的載體本身,就是藝術。第二次活動,我參觀冷光線霓虹燈展覽。傳統工藝在當代創作中化作流動光譜,令我感到無比新奇。這兩次經歷讓我明白,作為藝術大使,是讓珍貴的回憶,都能在創新之中繼續閃耀。

5C班冼佳佳同學

 

我參與了主辦方舉辦的藝術營中的新媒體藝術創作。指導我們創作的老師讓我們與素不認識的人共同合作完成作品,並且作品的媒介亦有所限制。他指導我們,如何走入社區,如何將新媒體成為創作藝術的一個媒介。當時我們分到使用四台舊式電視創作一份作品做展覽。幾位不認識的人聚在一起創作同一份作品,即使不熟也很快有了共同話題,就是如何去創作那份作品。原本被誤剪進去的一段小音頻,也在老師的詮釋下有了新的意義。在這活動裡,我明白到藝術並不限制於媒介,它可以是由任何媒介創作。而這個活動也讓我交到了幾位在藝術上有共同話題的朋友。

23-24 第十屆校園藝術大使

5D班劉伊藝同學

  

我參加了音樂工作坊,由爵士音樂家蕭偉中(Justin Siu)指導,與來自其他學校的藝術大使一同探索香港傳統文化、以此創作音樂並表演。我在樂隊中擔任小提琴手,不但有著作為主旋律的部分,更多的是伴奏的部分,在這過程中所習得的不單單是團隊合作,亦有詮釋音樂的技巧、及以藝術形式呈現文化特色的方法。除此之外更認識到了同樣喜愛音樂藝術的朋友。

5D班伍倩柔同學

  

我參與的數碼藝術x插畫工作坊,由導師黃詠姍(飛天豬)和陳家智導師教導我們如何運用3D掃描技術,將棚仔的環境重現在電子器材上。活動中,我不但學會了立體掃描的功能、作用,也參觀了棚仔,並認識到其歷史,就是由深水埗布市場搬遷到行車天橋下的新布藝市場,對我而言,除了認識到未見過的數碼藝術,並且了解了香港歷史悠久又快被遺忘的布藝文化,還有那麼多人在努力保存、確信他們仍有價值的精神,令我對是次工作坊的體驗倍增意義。

 

屆校園藝術大使分享

5B班梁詩琪同學及4A班陳凈文同學成為第十四屆校園藝術大使,她們會履行推廣藝術的承諾,積極參與藝術活動以及跟同學們分享藝術創作的樂趣。

5B 班梁詩琪同學:
我參加了定格動畫工作坊,動畫可以說是最靈活的藝術媒介。在動畫的世界中,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注入生命,而且充滿個性 ; 任何東西都成為可能。一旦你開始制作動畫,你便會發現一個充滿可能的創作境界。 除了傳統的手繪動畫和電腦動畫,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動畫創作形式,例如定格動畫 (stop motion)、手翻書 (flip book)、沙動畫(sand animation)等等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電腦動畫成為了動畫創作形式的主流,但其實每個動畫創作形式都有其特別之處,都值得我們去認識及保留。

4A班陳凈文同學:
我參加了數碼煙雲山夢—數碼水墨創作,學習使用離心一默(Pure int)創作電子水墨畫。離心一墨以推動數碼水墨藝術普及化為目標,只需滑鼠及鍵盤已可完全操控毛筆,但同時亦支援使用壓力畫板,操作十分簡單,同時還原了水墨的滲染方式,適合想入門水墨藝術的同學們嘗試。

Top